5月27日,2023湖北大地艺术节在蕲春县管窑镇开幕,11件在地文化艺术作品揭开神秘面纱,再现楚陶唯一活态传承之地——管窑薪火相传的盛景。
该节由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和湖北美术出版社、蕲春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在地性创作是其最鲜明的艺术特征,来自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大学、湖北美术学院的多位艺术家,在管窑镇村落、田野、燃着炉火的窑厂、废弃的仓库,用灯光、色彩、物理材料,以及本地的新旧陶器、各式建筑,创作出11件艺术作品,永久镶嵌在乡村里,打造一座全新的、没有屋顶的美术馆。
一条取材于管窑的老木船,流淌出万朵满天星鲜花制成的瀑布,再以不锈钢纱网仿制出湖面粼粼波光,艺术家邢媛媛创作的《赤西湖2023》,引来众多游客拍照。她说,经过在地调查研究与文化发掘,发现是赤西湖成就了管窑,陶土取自湖底,陶器经湖走水路外销,希望借作品的叙事角度,讲述大地生万物的永恒。
管窑镇“柿外陶园”老板何建平说,这些艺术品吸引了很多游客到来,比如,艺术家张文博创作的《姓氏、口语与大地诗篇》,在一个个废弃的陶罐上,用汉代隶书写上百家姓,成为孩子们争相合影的艺术品。蕲春县委宣传部长杨振武说,透过湖北大地艺术节这扇窗,人们可以感受千年管窑的的独特魅力,并串联起当地各有特色的窑厂、万亩栀子花、百年古柿林、赤西湖等,带来更多的文旅新业态,用艺术之美为乡村振兴赋能。为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做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相关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由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和湖北美术出版社、蕲春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共蕲春县委宣传部、蕲春县融媒体中心、蕲春县乡村振兴局、蕲春县管窑镇人民政府、湖北嘉宝艺术有限公司和《美术文献》杂志联合承办的2023湖北大地艺术节,于2023年5月27日,在湖北省蕲春县管窑镇开幕。
在乡村振兴的大格局下,2023湖北大地艺术节依托国内国际艺术资源,在艺术节形式上区别于传统美术展览,以文化艺术为助推剂,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为地方产业赋能,活化湖北省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鼓励全社会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在地方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可持续运营的前提下,试图探索一条多赢路线。管窑拥有得天独厚的“陶文化”,燃烧着熊熊“窑火”的龙窑、坚守在制陶一线的制陶人,都是管窑薪火代代相传的盛景。管窑作为楚陶唯一活态传承之地,肩负着省内陶瓷产业、陶瓷艺术复兴的伟大使命。2023湖北大地艺术节在蕲春县管窑镇开幕,“薪火相传”,既是管窑“窑火”绵延的传承,又是湖北青年美展的“蕲·艾”之旅,这是一场用艺术写在荆楚大地的美妙实践;用艺术之美助力乡村振兴的接力赛。把艺术创作写在大地上,湖北大地艺术节既为全省广大艺术家提供深度挖掘乡村文化内涵的平台,又为省内乡村文旅资源搭建艺术化传播的平台,原则上将每年一届常态化举办。